一、英文工具站基础介绍
💡章节概要
工具站,用英文表达即是 Web Tool 或 Web SaaS,是指通过网站提供的在线工具或服务。
本章节,我们从网站的常见类型、工具站的特点和分类,以及为什么要做英文工具站,为大家开启本次航海实战的第一步。
为什么选择工具站?因为它可以满足您从用户需求挖掘定位到达成变现的全流程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挖掘需求、打造细分且差异化的产品、增加流量,最终实现产品价值的创收。
1.1 网站的常见类型 @ChatGPT
本节内容来自 ChatGPT 的辅助:
概括来说:
•工具站:提供特定工具或服务的网站,例如搜索引擎、在线存储空间或翻译工具。
•内容站:提供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内容的网站,例如新闻门户网站、博客或社交媒体网站。
•电商站:提供商业服务或产品的网站,例如独立站官网或在线市场。
•社区站:允许用户互相连接、互动和分享内容的网站,例如论坛、社交网络或博客平台。
•教育站:提供教育资源、在线课程和学习工具的网站,例如在线学习平台、教育博客或教育机构官网。
•娱乐站:提供娱乐内容、游戏和视频的网站,例如在线电影、游戏网站或音乐平台。
•新闻站:提供最新新闻、事件和评论的网站,例如新闻门户网站、博客或媒体网站。
……
我们经常看到上述类型的网站,但在本次实战中,我们主要关注工具站。为什么选择工具站?因为它可以满足您从用户需求挖掘定位到达成变现的全流程需求。
1.2 工具站的特点和分类 @ChatGPT
本节内容来自 ChatGPT 的辅助:
通常来说,做一个商业成功和用户满意的在线工具型网站,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用户需求: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
•用户体验:注重用户体验,保证界面简洁、使用方便。
•功能强大:提供强大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采用高效、稳定的技术实现,以保证网站稳定性。
•数据安全:采用高安全性技术,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
•市场营销: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吸引用户使用。
•客户支持:提供优质的客户支持,解决用户的问题。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行为和偏好,不断改进网站。
首先,做一个产品,首要的把握了用户需求,本手册第三章将是重头戏:如何系统性的挖掘英文站需求,有方法有实操有工具有诀窍。
工具站提供好用的工具,帮助用户解决某些需求,如个人所得税计算器、万年历、IP 信息查询等。
工具站的具体分类,举例来说:
•邮件营销工具:如 Mailchimp、Constant Contact、AWeber 等
•项目管理工具:如 Asana、Trello、Basecamp 等
•网站分析工具:如 Google Analytics、Mixpanel、Heap Analytics 等
•在线支付工具:如 PayPal、Stripe、Square 等
•在线图片编辑工具:如 Canva、Piktochart、Visme 等
•在线文档协作工具:如 Google Docs、Microsoft Office 365、Zoho Docs 等
•在线客服工具:如 Intercom、Zendesk、Freshdesk 等
•在线表单工具:如 Typeform、Google Forms、JotForm 等
这些大多都是知名的产品,而作为个人或者小团队开发者,我们更需要瞄准细分领域的用户需求,所谓的「Micro SaaS」,Micro SaaS 是一种小型的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 产品。它通常是一个简单、易用的互联网工具,可以解决特定的业务需求。
与传统的 SaaS 不同,Micro SaaS 通常更加专注于某一特定方面,并且价格更加实惠。开发 Micro SaaS 产品的关键在于了解用户需求,提供简单易用的解决方案。
工具类网站开发完成之后,日常维护花费的精力比较少,可以自动运行。而且如果工具做得的确好用,用户会自己记住网址或者放入书签以备以后访问。
1.3 为什么要做英文工具站 @刘小排
为什么需要从海外网站(英文工具站)开始呢?
因为做海外网站,最快。比做其他形态的产品,要快出很多。
做 iOS、Android 的 App 很慢。首先,它们编码过程比做网页复杂,编码能力要求也更高;其次,上线还需要打包、提交审核,审核还可能不通过,时间成本很高。 如果你做的是国内 App,那就更慢了,你还需要花 3 个月的时间拿到软件著作权证书,才能够上架国内的应用商店。 更讨厌的是,当你想修复小 bug,你不得不重新发版,用户还得升级安装的 App 才能使用,这会严重拖累你发布 bugfix 的效率。
做国内网站,也很慢,你需要域名备案。域名备案,周期大约是 1~3 周。如果你是在一些要求特别严格的城市比如北京,备案还经常被打回。
做微信小程序,比上面两个略好,但也慢。 它的问题是:微信小程序开源生态不够大,有很多轮子需要我们自己造,难以直接引入开源代码加速我们的编码过程。
做海外网站是最快的。它不需要软件著作权证书、不需要域名备案、不需要应用商店审核、软件有更新的时候用户不需要重新下载 App。代码放到 Github 仓库里,通过 Github Action 做 CI/CD,实现一提交代码就立即自动上线的效果,开发体验倍爽。
需要指出的是,“从网站开始”,不意味着你的产品永远都是一个网站。 只不过 MVP 阶段是网站而已,当你接受到足够多的用户数据反馈之后,你再去为它做微信小程序、iOS App,永远都不迟。
内容来源:《写给独立开发者:如何快速做出产品 MVP》
1.4 中国工具出海时间线 @非洲水手
恰逢看过吴晓波的《激荡四十年》有感而发,今天在这里想先和大家复习下中国工具出海的时间线,这激荡二十年也大致可以分为 4 个时期:萌芽期,起始期,扩张期,转型期。
1、萌芽期
首先是萌芽期,1998-2007 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早期,在那个还是 Copy to China 的时代,在中国工具出海第一人周奕的带领下,以 MP3 CD Maker 为开始,中国互联网出海迎来第一波曙光。
2、起始期
也是在这个时候大家开始意识到,工具出海是可以抹平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随着 2007 年 iPhone 初代及 Apple App Store 的发布,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中国工具出海进入了起始期,久邦、百度、360、UC、金山等国内玩家开始在海外“低调地”攻城略地,闷声发大财。
3、扩张期
接着到了 2011-2016 年,移动互联网出海正式进入扩张期,工具出海渐渐形成细分领域:手机管理类,如 Clean Master;相机图片类,如美图秀秀;桌面类,如 Solo Launcher、Go Launcher;浏览器类,如 UC、海豚浏览器等。不到 0.01 美金的买量成本,动辄数亿数十亿的安装量,迎来了出海资本的明媚春天。
这个时代也催生了众多广告代理公司,如 Yeahmobi、Mobvista、Avazu 等,或自己开辟了广告代理业务,如猎豹 CM。很幸运我也是在这个时代入的行,服务过很多当时的明星产品,有幸见证了出海行业的辉煌时代。
4、转型期
好巧不巧,时间很快来到 2017 年,工具出海经过了几年的黄金窗口,增长方式越来越多元,变现方式越来越成(kua)熟(zhang)。与之同时的是海外人口红利越来越少,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平台规则(主要指 Facebook 和 Google)越来越收紧。
久邦股价腰斩而退市,Google、 Facebook 相继禁止锁屏广告,Facebook 更是暂停了中国区工具广告主的广告投放,Google 相继下架了 iHandy、猎豹等开发者的总计几百款工具产品,看空工具出海的声音不绝于耳,利益空间不断被压缩,工具出海行业被迫转型。
难道中国工具出海要止步于此?可以继续看看后面的内容。
内容来源:3 月 6 日《关于出海工具产品营销推广,我的几点经验分享》@非洲水手
二、英文工具站的变现方式
💡章节概要
英文工具站的主要变现方式,甚至是这类工具性的产品,比如工具类的 App,他们的变现方式通常有四种:
✅ 纯广告变现
✅ 广告变现+付费订阅变现
✅ 免费后付费变现
✅ 资本变现
下文主要以工具类 App 的案例,来向你介绍如何在海外市场变现的几种玩法。
2.1 纯广告变现 @亦仁
由于工具品类的特殊性,用户使用次数和停留时长远比不上泛娱乐类产品,在早期 Google play 平台政策未调整的时候,纯工具类的变现基本上就是 “饱和式变现”(借用刘鹏老师公众号提到的名词,我觉得是高度概括了)。
既除在应用内要给用户每一步操作都精妙地设计广告场景之外,还高度依赖进程活跃,主动创造 “用户使用场景”,让用户不用打开 APP,让用户被动使用产品功能 + 广告,增大广告曝光频率。
典型的场景有:
•锁屏场景,用户充电的时候、用户正常锁屏的时候弹出广告
•应用锁场景,主动引导用户设置常用应用打开密码,用户只要打开应用,就会弹出密码键盘+广告
•通话场景,用户正常拨接电话的时候弹出
如此暴力的变现方式,对于纯工具类出海公司而言,随着 18 年 Google play 的政策逐渐缩紧开始,一去不复返了,多家出海公司还因为被 Google play 下架产品。
这里提一句,如果被 Google play 下架产品,Android 基本上很小几率能在海外翻盘,因为 Google play 技术,能甄别出开发者试图搞成马甲包卷土重来的账户,然后以 “账户关联到触犯 Google play 政策的账户” 为由,封停开发者账户下架产品,而一旦产品被下架,主流的海外广告平台(admob/Facebook 等),均不会再返回广告,收入几乎可以一夜归零。
所以很多出海公司,在国外折戟后,在 19 年年初纷纷回国,将海外这套打法全盘复制到国内,由于缺少了像 Google play 这样子的平台监管,于是也一样行得通,混得风生水起。
2.2 广告 + 付费订阅变现 @亦仁
随着 Google play 政策的收紧,广告+付费订阅慢慢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成为趋势,其核心本质就是找到那批愿意付费的用户,让他们掏钱付费,让不愿意付费的用户看广告。如果早期没有用户画像,不知道什么类型的用户才乐意付费,就粗暴点让所有用户都走一遍付费流程,拒绝付费的用户再走一遍广告流程,当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用户体验,再通过 ABtest 测试不断调优,最终达到 LTV 最大值。广告方面,可以通过使用聚合工具找到最合适的广告来源来进行广告调优。 聚合的作用是把最高的收益的广告挑选出来推送给用户,为每次的展示选择最优 eCPM,以此来增加广告填充,获取更高的广告收益。 付费订阅方面,其 LTV= 新增用户数*订阅率*支付率*续费次数。其实无论 Google play 还是 appstore 在很早之前就一直鼓励开发者用这个模式,但是也是在这一两年,我才感觉到这个模式对中国的出海开发者才开始热起来,我建议工具类的产品,尝试订阅,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有免费试用周期,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让用户享受产品服务,最终锁定更多的高价值用户
•对比单次购买的模式,降低了单次支付的金额,但是后续订阅有自动续费功能,主动帮用户续费,最终整体 LTV 会比单次收费来得高很多。
内容来源:《航海圈 #轻享栏目:出海工具怎么玩》
除了上文这些关于订阅模式的讲解以外,亦仁之前也分享过一段关于订阅模式的解释,这里摘录过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原文查看全文。
在当下,订阅模式已经超出了本身最初的狭窄定义,广泛适用于各个商业细分领域之中。在出海行业,可以看到,这一商业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了工具类变现中。 在 5 家增长之星中,喜马拉雅、蓝城兄弟和 WPS Office 都采用了订阅的商业模式。尽管在具体的执行策略中有所不同,但显而易见的是,订阅模式很好地拓宽了其应用原本的边界。 以 WPS Office 为例,WPS Office COO 章庆元在接受 Morketing Global 采访时谈到,“会员订阅已成为 WPS 越来越依仗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的基础是不断增长的用户规模,以及适用于不同用户人群的本地化内容服务。我们在海外市场正不断探索如模板服务、H5 海报制作等轻度编辑的产品,我们相信这是 WPS 正确的发展方向。” WPS Office 作为一款办公类的工具应用,其基础功能,如文字处理、制作图表等功能会免费向所有用户开放。但如果 WPS Office 的业务仅仅停留在这些基础功能上,很容易落入到其他工具类应用存在的变现困局中。传统的工具类 App 很难带来用户粘度,这大大限制了商业变现模式的可能性。 订阅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用户黏度的手段。 WPS Office 的订阅模式提供了大量创意类模板等轻度编辑产品,吸引用户进行订阅。而这将使得用户对应用的使用频次大大提升,使用应用的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在此基础上,WPS Office 可以开展社群运营,奖励生产优质内容的用户,从而延展了 WPS Office 的边界。”
内容来源:《订阅模式让出海工具获得新生》
2.3 先免费后付费变现 @静水流深
利用提供免费的服务,收集用户,进行后续变现,以下是我们的网站:
https://realfavicongenerator.net/api/
很多人估计会觉得这个网站又没广告又免费难道为爱发电吗?
其实不然,人家变现的地方在这里,申请他们的 API 要提交邮箱,后续可以推送其他服务进行变现。
2.4 资本变现 @静水流深
如果真海外流量变现,一定要有 adsense 帐号,这是一切的保底收入。打算认真创业就正儿八经注册一家公司,真正最赚钱的事情是卖公司,而不是公司的业务赚钱,这就是资本市场的魅力。
(BLOCKCHAIR)这家对加密货币提供优质服务的网站,技术牛逼以及服务体验好,就是没收费的东西,人家为什么免费?
因为只需要做口碑获取用户数,在资本市场出售公司的股权进行融资即可,因为这样的网站只要用户基数增加,任何人都不会认为没办法变现的,所以资本一定抢着投资这样的公司。
还有下面的这个案例(IP 数据定位与服务),利用免费的服务收集到大数据,利用积累的数据商业化定制服务变现。
内容来源:《英文工具站,你没见过的那些案例》
三、如何挖掘英文工具站需求
💡章节概要
如何挖掘需求,如何在市面上的英文工具站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如何找到一个能赚钱的需求,如何找到和 ChatGPT 相关的需求等等。这些是本次航海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为了让大家的需求挖掘之旅变得有迹可循,我们找了里挖掘需求的高手,摘录了他们在挖掘需求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玩法。
圈友刘小排认为,一个高成功率 idea 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并由此总结了五种常见的方法,以及备注了相应的成功概率。
本章节我们将参考刘小排的分类形式,并补充进了其他需求挖掘高手的更多方法(因此数量不仅五种):
✅原生 idea ★★★★★
✅抄竞品做出差异化 ★★★★
✅通过关键词挖掘需求 ★★★
✅通过痛点挖掘需求 ★★★
✅通过围绕平台挖掘需求 ★★★
✅通过围绕自身需求拓展需求 ★★★
✅个性化需求定制 ★★
✅重点关注:ChatGPT 相关工具站需求挖掘
希望这些思路和玩法,可以帮助大家找到一个能赚钱的英文工具站。甚至是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挖掘出在海外市场上的赚钱需求,进而发现一个可以长期赚钱的机会。
3.1 高成功率创意需要满足的条件 @刘小排
在我看来,一个高成功率的产品 idea,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有真实需求存在
•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即便是直面竞争,你也能比对手做得好
•你能坚持下去,尤其是早期缺乏正反馈的时候
我们按照这三个条件,来构思寻找产品 idea 的方法。
我一共总结了五种常见的方法,他们的成功概率递减。(我的个人观点)
它们分别是:
1)原生 idea ★★★★★
2)抄成功竞品,然后做出差异化的价值点 ★★★★
3)分析搜索关键词,找到尚未被满足的需求 ★★★
4)有人愿意预付费找你定制某个需求,然后你将它产品化 ★★★
5)生造的 idea ★
内容来源:《如何获得产品 idea》
3.2 方法一:原生 idea ★★★★★ @刘小排
英文原名“organic idea”。这是硅谷创业界最推崇的方式,被众多科技界创投界大佬认可。
“organic idea”的意思是—— 解决你自己遇到的问题,你自己就是它的用户,你会每天使用自己的产品。
这个词似乎最早出现在硅谷创业教父 Paul Graham 的文章中。
他说,构思产品 idea 的动词,应该是“注意到”,而不是“想到”。
The verb you want to be using with respect to startup ideas is not “think up” but “notice.” At YC we call ideas that grow naturally out of the founders’ own experiences “organic” startup ideas. The most successful startups almost all begin this way.
“我注意到,有这么一个问题,可以这么来解决” 而不是 “我想到了一个创业 idea”。
原文链接:http://paulgraham.com/startupideas.html
其他版本的表述还包括——
硅谷科技创业圈最著名的话:eat your own dog food, 吃自己的狗粮。(意思是,你需要是你自己产品的用户)。这句话在过去 50 年的时间内,被无数公司无数大牛引用。
世界最顶尖的独立开发者 Peter Levels 在自己的著作《Make》中说: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find ideas from solving your own problems . 在书中,他还建议大家每天记录 3 个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话,一周以后,你就有 21 个产品 idea 了。
世界上有很多创业成功的公司,是这套方法论的产物。
苹果公司,起家于组装个人电脑,给谁用?给自己用。这是沃兹的个人爱好。
Facebook,最初是小扎自己想用的一个小网站,给学校女生打分的用的,产品名叫”hot-or-not”
AirBnB,最初是创始人没钱交房租,开始做租床位的生意,提供租空气床垫(Air Bed)和早餐(Breakfast)的服务,这也是 AirBnB 名字的由来 —— Air Bed and Breakfast
BuiltWith,对,就是最近挺火、全公司只有 1 个人、每年收入 1400 万美元那个产品。最初也是来自于创始人自己的需求。创始人经常看到别人的产品,想知道这个产品是用什么技术栈做出来的,然后就自己做了个产品来解决这个问题。
说一个更近的。航海圈,最初是亦仁想找一个供创业者交流的社区,发现并不存在这样的社区,于是自己建了一个。
再说一个接地气的,nomadlist.com ,Peter Levels 自己是个数字游民,想知道全世界有哪些城市适合数字游民居住,所以自己做了一个 Excel 表格。Peter 偶尔发现,自己的表格被有很多人传阅,才决定把它产品化。 后来,世界上出现了无数创业公司,拿着更多的钱、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想要山寨它,但都没有人能打败它。 因为 Peter 本人才是最懂数字游民需求的人,这个产品,解决的是他自己的需求。
这套方法论为什么成功率会高呢?因为它完全符合我们刚才说的三个条件:
•有真实需求存在。这个需求,它就是来自于你自己。
•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你自己有痛点,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发现市面上其他方案都不能满足你,你最懂你需要什么。 如果有一天,别人觊觎你的成功,想要山寨你,你作为专家,你也并不怕。
•你能坚持下去。 为什么能坚持?因为你自己就是它的用户,你自己由衷地希望把它变得更好。
内容来源:《如何获得产品 idea》
3.3 方法二:抄竞品做出差异化 ★★★★ @刘小排
对于大部分航海圈圈友来说,这是我最推荐的方法。它的优势在于: 成功的竞品,已经帮你验证过,市场一定存在、这条路一定能走通。
航海圈是一个创业案例宝库,其中有大量的实操经验,大家都完全可以从模仿开始,然后不断去优化、去做出差异点。
“抄”,听上去好像不怎么高端。不高端又怎么样,实用就行。
我们举一些成功公司的案例。
Google 怎么来的?Google 是世界上第 11 个搜索引擎,它先抄了别的搜索引擎,然后引入了 PageRank 算法,让搜索结果排序更加合理,从而提供了差异化的价值。
百度是怎么来的?抄的 Google,然后做出了差异化的价值,比如最早百度主打的是“更懂中文”。
腾讯怎么来的?它抄了一款在当时颇为成功的聊天软件 ICQ,改名叫做 OICQ(再后来改名为 QQ)。QQ 比 ICQ 提供的差异化的价值,那可多了去了,产品体验比原版 ICQ 好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后来,腾讯又做了微信,嗯,大家应该知道,微信这个 idea,也并不是原创的。
再比如,优酷、滴滴、微博、淘宝、抖音……他们都是从“抄”开始、再做出差异化的价值,进而获得成功。例子太多了,不一而足。
这套方法论的优势非常明显。
它的劣势也很明显,至少包括以下两点,请大家注意:
•你的差异化价值是什么?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你抄原版,你能否比原版更懂用户需求呢?你能像 QQ 一样,做出来比原版 ICQ 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流量渠道吗?
当然,这套方法论也有问题。它最大的问题是: 你怎么知道,你自己的需求,别人也需要呢?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并不存在成功率为 100%的创业方法。 我们只能说,用这个方法,创业成功率会别其他方法高一些。
内容来源:《如何获得产品 idea》
3.4 方法三:通过关键词挖掘需求 ★★★
用户的需求会通过关键词的方式以另外一种形式展现出来,比如:
我在某平台留下了对某个产品的吐槽;
我在搜索引擎上面搜索了某个问题;
……
以上这些行为都会在互联网上留下记录,同时也会从数据层面反映出用户的一些潜在需求。那么如何站在用户的角度去了解关键词呢?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用户的关键词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会在哪些地方留下关键词?
•用户是如何搜索关键词的(或者说带着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去搜索关键词)?
知道了这些以后,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搜索引擎,关于搜索引擎又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有价值的关键词呢?
1、用户的关键词如何产生
互联网上,只要有用户交互的地方,一定会留下用户的痕迹,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而我们站在需求挖掘的角度上,用户留下痕迹的地方就是我们该去探索和挖掘的地方。
以用户在 Amazon 上面为例:
用户搜索了某个关键词,Amazon 会记录下来,再打开页面会直接给该用户推荐相关产品;
用户浏览(在线时间)或收藏了哪个商品,Amazon 也会记录下来,以便后面分析用户喜好;
用户购买或评论了某个商品,也会被记录下来,后续 Amazon 会根据情况给 listing 更多流量;
Amazon 还会抓取用户的地理位置或其他信息,并推荐相关商品。
上述所说的用户轨迹其实就是我们分析用户需求的依据,这些用户行为 Amazon(或其他第三方工具,如卖家精灵等)都会给我们提供,我们需要的是在这些数据中抽丝剥茧,从不同维度指标中验证我们的目标需求是否存在。
内容来源:《航海实战|Google | 付费插件|实战手册 》
2、用户如何搜索关键词 @Tiger
站在普通用户层面,他们是不会直接搜索核心关键词的,更多的是直接描述需求(包含核心关键词的长尾关键词)。
如,我现在想 Google 一个送给父亲的礼物,一般搜索的关键词是:
适合送给父亲的礼物有哪些?
送父亲什么(烟、酒、手表、剃须刀等)比较好?
给退休父亲的生日礼物送什么比较好?
这些都是站在用户的需求角度去考虑搜索什么关键词,有一个相对万能的公式可以参考一下(顺序可以打乱):核心关键词+需求动词(名词)+疑问词
而获取这些需求长尾词,除了第三方工具还有一个最简单方便的方式,就是利用搜索引擎的下拉框和尾部的相关搜索框,都是用户需求最直接的体现。
内容来源:《Google 搜索 技巧寻找潜在商机》
2、关键词挖掘的具体实操 @三林@Tiger
1)简单上手关键词挖掘
给圈友分享我的经验。第一步:框定母词。
首先我们要基于研究的对象:TikTok ,还是 YouTube,抑或 Tesla 等,确定一系列的母词,比如 tiktok,我会选用:tiktok video、tiktok live、tiktok shop、tiktok fans 等圈定大范围。
接着:
第二步:拓词!通『 谷歌关键词规划师』等第三方工具,发现相关搜索词。
第三步:清洗,再度拓词。再度查询关键词流量。
第四步:对搜索结果二次分组,统计具体哪些「关键词」的流量具备代表性。
第五步:筛选有价值的关键词,并定向研究具体的产品/服务承接。收录到自己的「项目库」或「需求池」。充分的调研、评估过后,再决定是否要做相关产品。
2)有哪些好用的拓词方法
•通过下拉框寻找关键词 @TIGER
有时候我们在 Google/Youtube 搜索关键词的时候会出现下拉框,这是一个寻找热门词以及长尾词非常好的一个方式。所有的数据都是会根据 Google 本身算法筛查过的,相关性既强,热度又高。是一个拓展新流量业务极好的选词方法。
这次分享以 Google 举例,放回国内会有多个场景可以使用同样思路。
技巧:你可以在目标关键词前加上星号(*), 它的作用类似“通配符”(“wildcard”)。可以搜索出更多的相关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竞争度小,搜索潜力却巨大。(在 Youtube 中直接以*开头搜索不会被识别为通配符,需要先输入关键词,再在前面添加*)如图显示了我以“TikTok”为例如何寻找潜在的热门搜索词。
在 google 按我上面的方法搜索热门相关搜索词之后,蹦出来的第一条是,How to go live on TikTok(如何在 TikTok 上直播)
这个词搜索之后的首页,蹦出了相关的一模一样名称的解说式视频,标题就是用的一模一样的搜索关键词。
点进去可以发现,这个视频的观看量是在一百五十万次。
进一步点进主页后发现,该博主平均的视频流量在几万,而这个一百五十万次访问的视频则是这个博主的最大一个爆款,可以说她的大多数粉丝都和这个视频引流相关, 该博主也有了 20 多万粉丝。
就此,通过分析搜索词进而挖掘出来了一个靠此搜索流量而火的 Youtube 频道博主(当然她也有通过 TikTok 导流) 以上案例呢,仅仅是我用此方法给大家的举个例子,告诉大家如何应用这种搜索技巧来寻找需求,或者寻找别人的成功案例。
内容来源:《Google 搜索 技巧寻找潜在商机》
•拓词工具之 Google 关键词规划师 @三林
这是 Google Ads 谷歌广告平台的后台功能,可以直接用谷歌账号注册,免费开启使用,菜单「工具和设置-规划」里可以找到「关键词规划师」。
进入「关键词规划师」,两个功能入口:一个偏「拓词」发现新词。一个偏「查词」查询流量的。
在「发现新关键词」栏目,搜索一个「关键词」便可产出更多的相关词,以及每个词的每月搜索量、广告点击出价预估等。(此功能最终还是服务广告投放的,但不妨我们用于需求挖掘的调研),如下图所示:
这就是「拓词」。初筛后,再次拓词,所谓「二阶拓词」,往往一个母词,可以拓词出一千左右的词, 一两千的核心母词,可以扩展出百万的带搜索量的词也并不少见。
•拓词工具之 Ahrefs 关键词查询 @三林
Ahrefs 在海外站点的 SEO 方面很专业。Ahrefs 也有关键词发现(keyword explorer)栏目,但不同于 Google 关键词规划师,其更多的是精准匹配的定向研究某个具体的关键词,数据颗粒度很细,比如 tiktok video downloader 这单一关键词的数据概述:
「直接匹配」了哪些相关词:
其他相关词建议:同样需求的词,可以下载导出作为「关键词」再次拓词。
Ahrefs 很好用很专业,去某淘租一个共享账号玩玩。快速上手体验。
另外一个 SEO 工具「similarweb」也有关键词分析板块,但我认为其数据量不够多,并不好用,但查一个网站的访问量,similarweb 是比 ahrefs 更准确的。
•拓词工具之 光年-谷歌关键词分析工具 @三林
此工具由国内做流量增长的咨询公司「光年实验室」出品,亮点在于:批量查询和多维度数据导出,如果数据量很大,光靠网页版是不够用的,得申请谷歌关键词 API。(同根同源,数据同样是来自谷歌关键词规划师)。
注:谷歌关键词规划师 API 目前很难申请到。
内容来源:《以 TikTok 举例,如何发现海外产品的远创圈机会 ?》
3)拓词后如何处理关键词 @TIGER
拿到觉得靠谱的热门词之后,一般需要做如下的几个步骤:
•看这个热门词的搜索具体频次
有的热门词,比方说 YouTube,这种搜索上亿次的词组导致衍生需求也会非常的多,比如说 Youtube to mp3 之类的,单单这一子类的搜索量就高达每月千万。头部几个简单的工具站可以通过关键词 seo 做到每月过亿流量。 但是有的词组,主词可能搜索量就不高,靠走量做这个关键词的业务价值就不一定会高。 可用工具:Google Ads Keyword Planner(关键词规划师),Ahrefs、Semrush、Keywords Everywhere 等第三方服务。
•看竞争对手
好的机会,往往不是说你发现这个地方有多大的流量,而是要选流量既大,竞争对手也不那么强的领域。
无论是希望做新网站,还是做新 Youtube 频道。首先要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你看到了某热门的关键词或关键字,别人也会看到。
Youtube 频道的话,直接把该关键词对应推荐出来的几个频道做分析,看对面的粉丝量和制作水准。
做独立站吸引流量的话,首先分析排在 Google 首页前十名网站的外链量,域名权重等等。进而分析自己有没有实力去超过他。
在这里,查看对方的外链也可以用另一个小技巧。 「另一个小技巧」
直接在 google 搜索栏输入「link:xxx.com」(xxx 换成具体的域名)
这样会搜索出来这个网站的大部分外链,当然如果想要更精准一些的数据,可以参考使用 Ahrefs 的服务。
内容来源:《Google 搜索 技巧寻找潜在商机》
4)关键词挖掘的技巧补充 @三林
关于母词,要多且准。母词的数量建议在「四位数」,数千个母词,可以拓词出数十万到百万的词。 而精准很关键,否则容易拓词出不相干的结果,筛选成本变高了。比如「Tiktok」容易拓词出一些大网红的名字,这些词在拓词时要先删掉。
那我们可以从哪里找母词?分享三点:
•从目标网站挖掘:比如网站首页、关于我们等页面人工整理关键词,比如 Slogan、 页面描述、Metawords、底部导航菜单命名。 描述业务的词,越全越好。
•找母词的角度:自己所处行业,那就头脑风暴开始。包括不局限于:直接相关词、行业相关词、人均相关词。
•从广告投放词:来用作关键词母词,也是特别好的。 Ahrefs 上了一个新功能「付费关键词」,即可以查询一个网站所投放的关键词,这个太强了。你想啊,人家愿意按点击付费购买的关键词,能不精准吗~ 下图以 Shein 举例:Ahrefs 共收录了 7.4 万个关键词,可过滤导出进一步筛选。
总结一下:
通过 Google 的搜索大数据,直接反映用户真正的需求。关键词研究若对一个行业需要更全面、耐心的挖词、选词。我介绍的是通过工具快速上手的方式。围绕 Tiktok 是如此,试试其他产品方向呢?比如据说最新估值 1000 亿美金的 Shein ,又有哪些周边机会可以做呢。
平台在变,可用户的需求具备延续性,若能在新兴平台提前布局相关服务,不失为分到一杯羹。比如 Instagram/YouTube 下载站的经验,在 Tiktok 上再来一遍。
通过 Google 搜索平台关键词研究,发现用户需求/产品机会,我称之为「远创圈机会」。关键词研究很有意思,你会发现:居然人们在这样搜索一个词;当你去搜索这些词,惊奇:我靠,居然还能这么做。关键词研究的运用场景很多,不止是用在需求发现和 SEO/SEM,还可以用于内容生产维度参考、信息流投放、舆情监控、KOL 挖掘等。
内容来源:《以 TikTok 举例,如何发现海外产品的远创圈机会 ?》
3.5 方式四:通过痛点挖掘需求 ★★★ @亦仁
痛点挖掘有很多种方式: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从自己所在行业或者所关心话题出发,从互联网巨头周边出发等。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常用的挖掘痛点方式是从互联网巨头产品周边挖掘出一些痛点。对于任何一个大的互联网产品,都有很多产品需求点
1)巨头考虑后不做,比如微信公众号的数据服务(新榜),微信小程序的导航(爱范儿)。
2)巨头没考虑到,一些很小众的需求,巨头没关注到,即使关注到也不太会为了 1% 的人的需求去影响 99% 人的体验,比如允许同时在手机上开两个微信 APP。
而这些被有意或者无意忽视的需求却是真实存在的,满足这些用户需求,就能获得这部分用户,体量并不一定小。 而几乎每一个互联网巨头周边都有若干产品和创业公司活的很好,甚至有一些上市公司。这次分享的是如何从 Instagram 上找到真实痛点和产品机会,同样的思路可以用在 Facebook、WhatsApp、Bitcoin、Snapchat、微信、微博上。
1、挖掘痛点
我们先 Google 搜索『Instagram』,在 Google 的下拉框和推荐搜索词提示了下面几组词
除了 instagram download 其他词看起来都很普通。
Google 这个词看看有什么机会,搜索发现有以下几组关键词
除了最后两个词『instagram download video』、『 instagram download pictures』,其余的搜索官方都已经满足了需求。
2、确认痛点
难道在 Instagram 上下载图片和视频有什么需求未被满足吗?
果然,在网页 Instagram 上确实无法右键保存别人上传的图片,右键另存为的功能被限制了。这个限制其实很常见,很多网站包括知乎,出于版权保护或者其他目的,限制了直接在站内复制文本或者保存图片。 这就像, 使用微信时,收到朋友发来的语音,想转发给其他人,却发现不被支持。
Instagram 的这一设置,也许就难倒了 90% 以上的普通用户。但事实上确实会有这样下载图片和视频的需求,这个痛点真实、有效,围绕这个痛点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能不能赚到钱?还不清晰,继续往下 Google。
3、挖掘现有的产品
继续 Google『instagram download pictures』,在搜索结果的第一页出现了 6 个解决此痛点的小工具。
4、商业模式研究
点开排名第一的网站,功能和模式都比较简单,直接通过输入 Instagram 图片的链接就可以将图片直接下载下来,盈利方式是 Google Adsense 广告系统。
用 SimilarWeb(网站流量数据统计插件)查一下,每月 120 万访问量,每日 4 万访问量。 按照千次访问 2 美元的收入来估算,此网站估计每天收入 80 美元,每个月收入 2400 美元,每年收入 28800 美元,约人民币 20 万元。 不错,相当于一个白领一年的收入了!
挖掘到此,痛点真实且需求量不小,有成熟的产品上线了,是不错的机会。
内容来源:《通过 Google 挖掘细分市场的一个案例》
3.6 方式五:围绕平台挖掘需求 ★★★ @Seep
看了亦仁老师这篇 《通过 Google 挖掘细分市场的一个案例》的文章,动手实践了一下。找到了一个围绕 Instagram 赚美元的案例,和大家分享。
网站名叫 linktr.ee,网站的创始人 Alex Zaccaria 利用这个简单的网站,每年赚到大约 200 万美元。据 Alex 说,linktr.ee 在启动时没有投入一分钱用于营销推广,完全是靠自然传播获取用户的。
Instagram 有一个 “one link policy”,即在 Instagram 中,你是无法在你发的帖子中或其他任何地方放置链接的,唯一能够让你放置链接的地方只有你个人 profile 处的网站。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希望你的粉丝可以通过不同的链接跳转到不同的 landing page 是无法实现的(FB 广告投放除外)。这个对于很多 IG 上的网红和商家来说很不友好。比如很多商家有自己的 Amazon 店铺、独立站,网红需要给不同的雇主带货、宣传,他们希望他们的粉丝能够跳转到不同的地方,而 IG 的政策限制了他们这样的行为。而 linktr.ee 就是抓住这个痛点。
linktr.ee 本质上就是一个 landing page,它帮助你生成中间页的网站,在中间页中你可以放不同网站的跳转链接,实现让你的粉丝跳转到不同的地方。linktr.ee 的 PRO 版,提供了更加完整的数据追踪和页面装饰功能,帮助这些有烦恼的 IG 用户更好的追踪链接的效果和突出自身的品牌特色。
linktr.ee 没有其他的盈利方式,它所有的收入都来源于用户购买它的 PRO 版。
内容来源:《围绕 Instagram 赚美元的案例》
3.7 方式六:围绕自身需求拓展 ★★★
1、dropbox 扩容案例 @真武
空手套白狼,使用 dropbox 赚了 1 万美元。
dropbox 是一个国外最早的同步盘服务,注册一个账号会有 2G 的免费空间。
邀请一个朋友注册,你和你的朋友会再得 1G 的空间,上限总容量是 18G,换句话说,你得邀请 16 个好友。
但好多人不愿意麻烦朋友,我自己有扩容的需求,就在万能的淘宝上花几元钱购买了一个扩容服务,其实商家也是通过虚拟机自动化完成的。
后来我一想,自己有这个需求,可能别人也有,中国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我将目光移到了海外,国外有一个网站,叫 fiverr.com ,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是 5 美元,每成交一笔,网站抽成 1 美元,我就在这个网站发布了 dropbox 扩容和卖现号的服务,标价 5 美元,成本是几元人民币。
接到订单让淘宝的商家去做,一单能赚 20 元左右,每天能轻松接个好几单。
内容来源:《空手套白狼,使用 dropbox 赚了 1 万美元》
2、simunlock 手机解锁案例 @静水流深
有个东西叫手机解锁,有海外生活经历的朋友应该都明白,国外买手机都可以签合约,当然中国也有。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中国是返话费,机器你可以插任意只要支持制式的卡使用,国外是直接很低的价格给你用,但是得给我签一般两年的合同,这两年里你每个月的话费得满足最低要求,而且必须只能使用对应签约公司的 SIM 卡,插其他的卡直接变砖机。
两年后提交你的 IMEI,官方给你解锁这部手机,你这个时候才可以随便插入任何电信公司的 SIM 卡正常使用,以及你可以把号码转到其他公司去,结束合同或者签约新的合同,换新手机再次延续上面的操作。
大家应该记得一开始 iPhone4 出来的时候,说什么老美只要 99 美元,中国却要五千块纯是断章取义。你要知道当时一般背后的合同都是每个月 50 美元左右的最低消费,24 个月起步,最后算一下谁便宜?
因为这样,所以就催生了一个行业,叫手机解锁 ——simunlock,这个词搜索量很大,并且谷歌上不少商家在投放广告:
我选择了一家提供 iPhone 解锁服务的商家,这家我以前用过,他们是提供货真价实的解锁服务,这里随便找了一个比较主流的 iPhone12 作为测试,然后他们给了报价:
99 美元解锁,而咸鱼还有一些国内的渠道,价格远低很多(咸鱼上的过低标价未必是正确标价价格):
前面我们看见有人投放谷歌的 Adwords 广告做竞价排名,确定这个生意一定是存在并且还是赚钱的,这里我们发现了巨大的差价空间,估计有很多做跨境电商的朋友就看出来了,一个简单的 Shopify 即可实现之前那些解锁网站的功能,完全可以当作一个虚拟物品提供服务的跨境电商来运作。
我们可以更加简单抽象地做无本生意:Ebay 上貌似没有人提供解锁服务:
Fiverr 上更离谱,要么没有,要么 150 美元:
只要你把解锁服务作为商品,并且提供相关关键词作为吸引人的标题发布上去,就可以自然获客了,而你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当这边接到了老外的解锁请求,然后找一个国内提供解锁服务的商家处理,赚取不错的差价。哪怕解锁不了,退钱即可,你也没任何损失。多数时候,你的利润率超过 100%。
具体找哪几家国内提供解锁的服务商比较好?咸鱼、淘宝多看看,包括国内知名的找果科技,前提是你一定要亲手去尝试这个项目。任何项目你不动手就是个零,哪怕项目再好。
内容来源:《3 个单人就能做的赚钱案例,告诉你怎么通过互联网在海外淘金?》
3.8 方式七:通过排行榜挖掘需求 ★★★ @非洲水手
通过这份 AppAnnie 2023 年一月份的非游收入榜,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有意思的产品方向发现:
1、娱乐产品依然是当红炸子鸡,收入榜前三全是娱乐产品,那就可以延伸下其周边有没有硬刚需的工具需求?如视频无水印下载?Bio 链接跳转?或者 Instagram 的热门小工具有没有可以搬到 TikTok Bigo Kwai 上的?
2、产品力和多年的细致打磨绝对塑造王牌产品,壁垒无可超越,如扫描全能王和美图秀秀,选准一个领域,做时间的朋友,回报可能真的超乎你的想象
3、前 10 里竟然有我们远创圈圈友无人不知的老照片修复项目!这个说实话包括我自己都是没有想到的,必须深刻反思!
4、AI 项目除了老照片修复还有个智能识别动植物的,微信上也有个很火的小程序叫“识花君”,发掘此类的爆款,海内外用户对新兴创意类目的接受度同样高,比如之前的蚂蚁呀嘿,海内外可以做到同步火
5、类目出现的频次看,娱乐社交、照片/视频编辑、阅读、AI 项目、健身、办公等。有的可能涉及到一些资源池,但想做的话社群里已经有很多相关资源的对接了,如果你有心,我觉得你一定可以找到
6、榜单里没有出现的一款海外开发者的产品《Hallow》大家也可以关注下,这是一款针对天主教徒的祈祷冥想产品,对的,你没猜错,它的原型就是《Calm》这个冥想独角兽,只是更细分的开发了天主教徒这个受众,它在今年的 2 月 24 号曾经来到美榜前 3,可见宗教移动市场不可小觑,可以延伸下之前被做成矩阵的《Holly Bible》圣经电子书,是不是似曾相识?原来两个品类的相交也可以产生如此强烈的化学反应?
内容来源:3 月 6 日《关于出海工具产品营销推广,我的几点经验分享》@非洲水手
3.9 方式八:个性化需求定制 ★★ @刘小排
有人愿意预付费找你定制某个需求,这是非常好的模式。
码叔在航海圈做过分享,这正是他的方法。 他从 6 月自学 Google 插件开发以来,半年时间已经变现了好几十万,他的方法可以复制。他总是从定制需求开始,从来不自己生造一个 idea。
某人有个需求,知道码叔会编程,就付费让码叔定制开发。然后,码叔就想办法把它产品化,卖给更多的人。
十年前,我在一家软件外包公司工作。这家公司主业是接欧美软件外包,但是高明的老板,从一早就意识到了这套思路。既然有客户愿意花钱让我们做,那我们何不试试把它标准化,卖给其他客户呢? 他们也时不时推出一些小型的 SaaS 产品,有些也取得了小成。
(这家公司叫重庆诺怀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到今天也还在运转,我是它的一个小股东)
国际上更著名的案例是 Typeform 和 Basecamp,他们最初都是软件外包公司,然后从客户的需求中,找到了共性需求,再将之产品化。以下是创始人的原话。
航海圈有很多独立开发者,经常会接到付费定制开发的需求。 大家完全可以组织起来,去发掘其中产品化的机会。
注意事项:生造的需求往往是误区
这不是一个好的方法论,通过生造 idea 获得成功的公司,屈指可数。
把它列到这里,是希望跟大家提个醒。
下次,当你脑海里冒出一个天外飞仙的想法“我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的时候,多问问自己,用户在哪里?谁愿意付费?
最好骗的人,是你自己。我们很容易被自己的生造 idea 搞得很嗨。千万别轻易爱上自己的想法。
内容来源:《如何获得产品 idea》
3.10 重点关注: ChatGPT 相关工具站需求挖掘 @三林 🔥
AIGC 发展太快了,ChatGPT 4.0,Midjourney 5,谷歌的 LLM 新模型,微软的 Copilot ,百度文心一言, AI 一周,什么一年?web3 出来挨打(txtx)。具体可以看看极客公园写的这篇 https://mp.weixin.qq.com/s/5fhzpYmLKQhx9FEIT0wssA
回到 ChatGPT。有着充分的理由相信,ChatGPT 的 API 开放的当下,会有大量围绕 ChatGPT 的应用产品涌现,形成一个蓬勃发展的应用生态。而在 API 开放之前,彼时有一些应用率先跑出来了,比如国人开发者 Lencx 做的客户端工具 ChatGPT Mac/Win 客户端,火出圈的浏览器插件 ChatGPT for Google,其安装用户量达百万。
这里来分享一些围绕 ChatGPT 而做的第三方浏览器插件产品,他们是如何做的产品定位和一些体验思考。
首先,产品发现来自谷歌应用商店的搜索「ChatGPT」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search/ChatGPT
1、从 AIPRM 说起,可能是最佳 ChatGPT 插件
让 ChatGPT 提供更好的结果的关键在于输入质量,也就是提问的方式。如何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一个核心命题。有几款做得非常好的工具,它们专注于增强在使用 ChatGPT 时的提示语输入,使得高质量的提问变得更加简单,而 AIPRM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AIPRM 自带了一个 Prompt 模板市场,直接加强在 ChatGPT 的界面。对用户而言,让提问变简单,输出更高质量的结果;此外,我喜欢 TA 可以设定输出语言和语言风格。例如,我直接输入中文,但设定了以英文输出,则 ChatGPT 默认就返回英文的内容。
营销层面,鉴于开发者是 SEO 专家,AIPRM 这个产品率先在海外 SEO 届打开了名声。比如这条推特。现已超过 60 万的安装量,Chrome 应用商店里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网友的好评。
最新消息是 AIPRM 开启了商业化,免费版受限比较多,精选的 Prompts 只限付费版(最低 20 美金/月)使用。平替版,可以试试 ChatGPT Prompt Genius。
2、ChatGPT for Google ,搜索场景下的代表
来自国内开发者的产品,率先响应围绕 ChatGPT 而开发的浏览器插件。产品效果即是在搜索 Google 的同时,该插件同步给到 ChatGPT 的答案。
产品在即刻社区流传开来,增长速度很快。目前是第三方工具里用户量最多的,超过了 100 万安装量。这是一款开源产品,支持二次开发(划重点)。
我看一个工具有什么能力?两个快速办法:一看工具的设置项 Setting,二看价格页 Pricing
ChatGPT for Google 的设置项里有这个设定:Trigger Mode(触发模式)
•Always:每次谷歌搜索都查询响应
•Question Mark:当带上问号 ?时,才响应
•Manually:默认不响应,需要的时候再点击一下。
窥斑见豹,这款插件的核心交互方式。我单独聊这一点,因为这是 ChatGPT for Google 早期为人诟病的核心体验:如果每次搜索谷歌都查询响应,那岂不是会增加太多无效的对话查询。 触发模式,这个设置,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
3、ChatGPT Writer 狠抓核心场景,起量快
作为一个大规模语言模型,「文本处理」是 ChatGPT 的强项。如果说你要做一个 ChatGPT 赋能的产品, 考虑到核心能力,效果最好的也应该是文本处理。
ChatGPT Writer 这个辅助写作插件,定位抓的准,除了随时可以发起创作,还切入了一些应景的场景:比如贴合在 Gmail 邮件书写框里。ChatGPT Writer 目前增长到 30 万安装用户了,难道是名字取的好?
同类型的产品:
YouTube summary with ChatGPT 一键总结 YouTube 的视频内容,这个产品实现超级简单:提取 YouTube 的字幕,跳转到 ChatGPT 做总结。我认为这个插件只使用了一个提问相关的 Prompt,一个 Prompt 等于一个迷你工具。
而 后起之秀 Monica – Your ChatGPT Copilot in Chrome ,国人开发团队的出海之作,产品设计挺精美的,交互类似 New Bing 唤起侧边对话栏,可内容生成的质量不太给力,我总觉得用的是 GPT-3 而不是 3.5 或 4 ;
4、弥补官方功能不足,以 ShareGPT 举例
这是我高频使用的插件,一键分享 ChatGPT 对话变成对外分享的链接,这比长截图更友好。
同样切入官方功能不足的产品,还有:
•远创圈圈友 @码叔编程 的 AI 会话存档插件:导出 ChatGPT 会话为 PDF 等多格式到本地;
•远创圈圈友 @啊洛 开发的 ChatGPT to Notion:一键保存会话到 Notion;
再比如 ChatGPT Master ,其主打划词快捷键提问,自定义鼠标右键:支持多个模板配置。 类似 Notion AI 的交互,选择文本,让 ChatGPT 进一步干活:优化文案、翻译、缩写、扩写…… 都可以配置。
还有结合浏览器语音播报能力的 Voice Control for ChatGPT 、Speak to ChatGPT,适合跟 ChatGPT 语音对话,场景能干嘛? 练口语、练听力。
5、ChatGPT for Amzon 赋能原有业务升级
这是来自国内创业公司 Shulex VOC 的产品,一款面向亚马逊商家的评论分析 SAAS,通过数据挖掘和垂直行业分析,洞察消费者和市场。在 ChatGPT 出现以前,虽然对主要大类目很深入,但比较难覆盖全品类。而 ChatGPT 横空出世后,NLP 不存在了…,可以面向更多商家服务了。
Shulex VOC 原本已经足够深入电商评论分析,但还能通过 ChatGPT 来提升:高效产出多维度评论分析(产品优缺点、消费者期望),秒出 Listing 优化结果,产品体验大幅提升。而在营销方面,Shulex VOC 利用 ChatGPT 热点和跨境圈的红人视频营销,增长势头非常不错。
这个技术底层的转变,让我想起远创圈圈友强哥说的:研究 NLP 家破人亡,用好 NLP 鱼翅拌饭。
殊途同归, 产品「Glowe 阁楼」,其用 ChatGPT 底层技术赋能心理咨询,刚拿到新一笔千万级融资。
对航海圈而言,AI 教练、AI 远航,甚至 AI 亦仁,正在开发中。 说不定,下一期航海,让 AI 教练陪伴你航行。
这都是我身边的案例。
——
上述提到了这些插件产品:
•提示词集成类:AIPRM,ChatGPT Prompt Genius 等
•突出文本处理类:ChatGPT Writer,YouTube summery with ChatGPT,Monica
•效率工具类: ChatGPT for Google,ShareGPT,ChatGPT Master,ChatGPT to Notion
•原有业务赋能类:ChatGPT for Amazon 等
小结下提到了一堆浏览器插件,其实现在插件生态还是有一些玩家的,毕竟从去年 12 月初开始,到现在 4 个月的时间,足够这些手速快的选手做出好产品了。但我相信,目前还远没有到爆发的阶段。
回到开始的提问,为什么是浏览器插件呢?
因为 ChatGPT 官方正版是一个网页版,浏览器插件的对网页的 Enhance 能力,在用户熟悉的场景下做的体验升级,贴合用户习惯,乐于使用。这弥补了原生产品的不足,相当于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事。
以上,还仅仅是我看到的部分产品服务,相信接下来会涌现太多更有意思的产品。
总结:
总结一下,从这些产品里我学到的认知:
1)从面向 Google 编程,到面向 ChatGPT 编程;相信开发者圈友们感受很深。
2)ChatGPT 是魔法百宝箱,密码就是 Prompts,这是流量密码,也是财富密码。
3)浏览器插件只是一种产品形态,开放了 API ,可能性就太多了。一句 Prompt 等于一个 Mini tool,一套 Prompts 等于一个 Mini SAAS;
4)思考符合自己业务需求的场景,大胆用 ChatGPT 为自己和业务赋能;
5)最后也是最重要:鉴于原生体验、内容安全,建议创业者们出海,这也是我们做英文工具站的意义。
内容来源:《ChatGPT 应用生态之浏览器插件观察》
目前 ChatGPT Plus 版已经逐渐支持联网、并且接入了 70 多个第三方插件,涉及教育、电商购物、娱乐、新闻、投资等等领域。圈友 @黄小刀 整理分享了这些插件的功能,除了刚刚以上提到的几个工具外,这些插件的功能描述也许可以帮你提供一些 idea :《ChatGPT Plugins 清单 @黄小刀》
另外在航海圈,和 ChatGPT 有关的风向标里,也隐藏了很多可以挖掘的需求机会。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 73 条技术应用相关的中标风向标,大家可以参考下列内容,寻找属于自己的工具站机会点:
航海圈 ChatGPT 中标风向标合集(技术应用类)
四、如何分析一个英文工具站
💡章节概要
如何分析一个英文工具站的流量,如何思考一个英文工具站的定价策略,这是做英文工具站比较重要的两个问题。
在流量分析部分,主要给大家介绍了流量、流量来源、跳出率和转化率的定义。
•所谓流量,就是用户的访问情况;
•所谓流量来源,一共有四种:搜索流量、直接流量、引荐流量和社交流量;
•所谓跳出率,指用户在进入网页后,没有进行任何其他操作就关闭网页的行为的比率;
•所谓转化率,指用户从进入网站到最后设定的目标占所有进入网站用户的比率;
在定价分析部分,给大家分享了 5 种思路,它们没有逻辑顺序,只是一些供大家参考的注意事项:
•为用户价值定价,而不是自己的成本;
•服务好 20% 的用户;
•定一个价格锚点;
•订阅模式,有那么一点点黑;
•涨价是最好的增长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圈友分享的个人经验,大家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还是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数据分析和定价分析不止有一种思考逻辑。
4.1 如何分析网站流量 @Leevege
一般衡量网页表现的维度和指标大体可以分四点看:流量、流量来源、跳出率和转化率。深入的维度或者指标基本上都是从这四个里面衍生出来的,让我们一个个拆开来看。
4.1.1 流量
流量一般分为 PV(页面访问量)和 UV(独立访客量)。如果一个用户在多个页面间产生浏览行为,这样的数据就会被记录成多个 PV 和一个 UV ,任何时候 PV 都是大于等于 UV 的。我们看到的 similar web 里的页面平均访问量(每次访问页数)就是 PV/UV ,这个数值和平均页面访问时长一样,是衡量用户粘性的一个可选指标,越大越好。
Similar Web 对于 Google 的分析,可以看到用户浏览谷歌通常带着很强的目的性,与一般认知相悖的是,作为社交媒体的 Facebook ,无论从访问量、平均访问时长、每次访问页数和跳出率,比起 Google 都有差异。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同样可以对比这些维度,如果类似的维度可以做得比竞品好,流量就只和推广投放有关系了。
如果要做精细化运营分析,我们还可以看每个时间段的流量数据统计,不过因为时差的存在,通常要对流量统计的时间做对应的时区转换,结果才能符合我们做出海网站的目标用户对应时区的浏览趋势。流量数据也可以看页面的详细情况,有的页面被同一个用户多次浏览( PV 高),这样就可以了解到用户更喜欢这个页面了。
某网站用户浏览量,这里取的是美国时间,X 轴是开始浏览~ 1 小时以内的时间点,20 表示晚上 8 点~ 9 点。在这里可以看到,用户比较活跃的时间是在美国时间下午 5 点之后到晚上 10 点之间。如果是做内容站,在这段时间里面做引流和推广显然效果会比早上好。
4.1.2 流量来源 @阿彪
来源的分类维度和需求相关,这个维度需要我们开发和运营网站的管理者积极监控和复盘数据,只要发现异常值就分析异常原因,如果异常值让我们流量增加了,我们就可以利用导致异常的这个特性加大相关的投入,大概率会可以让流量爆发。
首先,大家要清楚四个主要流量的概念:搜索流量、直接流量、引荐流量和社交流量。清楚不同流量的定义,清楚竞品主要的流量来源,才能针对性地研究和确定我们自己的营销策略。
4.1.2.1 搜索流量
搜索流量,简而言之就是从搜索引擎搜过来的流量。它包括两种,一种是自然搜索,一种是付费搜索。
大家看到红色的柱子 77.28%,这个是搜索流量的占比,但不要想当然的以为,这 77.28% 这全部都是自然搜索,里面很有可能包含较大一部分付费搜索的流量。
理论上来说,别人能够付费搜索排上去,你也可以付费搜索排上去。因为大家都没有用过这个产品,用之前都是盲盒,理论上来说 ROI 能够打平,你也是有可能的。
举个案例, PDFfiller 是一个做在线 PDF 编辑的,它一个月的流量是 13.7M ,我们可以看到它搜索流量的占比是 77.28% 。
然后看右下角,它的 organic traffic(自然流量)占比 60%,剩下 39% 都是 paid traffic(付费流量),也就是它做付费搜索流量占了 39% 。
这个是非常高的,大家算一个数,假如说 14 M,1400 万流量一个月,70% 就是将近 1000 万。1000 万的搜索流量里面,付费搜索占 40%,也就是有 400 万的付费搜索流量,这个量级是非常非常高的。
这个我们就要注意,他投了广告,我们也要注意好好利用一下广告。如果我们只会做广告,也可以在这里面分一杯羹,400 万分 100 万,足够养活自己了。这就是做分析所带来的价值。
另外一个网站,就是 Top10.com ,它是 3M,90% 的流量都来源于搜索,我们就直接认为它基本上都来源于搜索。搜索里面有 60% 来源于付费,就是说这个网站主要就是靠广告。如果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朋友,看一下这个网站,就会发现它其实就是一个广告套利的网站。
什么意思呢?他自己做一个列表榜单,比如说 10 个最好的域名服务商,或者是主机,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产品。然后他从谷歌购买广告,通过销售自己代理的产品获得佣金。如果佣金大于付费搜索带来的成本,就可以赚钱。
就是这么一个生意。毫无疑问他生意做得比较大,一个月流量都有 3M ,付费广告是 180 多万,一个流量进来最少得 0.5 美金,那一个月是大几十万美金这个广告费,所以这是个比较大的生意。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产品,就是 PDF editor online ,它有 180k 的流量, 60% 都是付费。如果我们做一个这个网站,有这么一个功能,直接通过广告投放就能赚钱。其实如果 ROI 能够打平,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因为广告投放是一个确定性很高,然后即时响应的事情。
当然,目前就在线 PDF 编辑还是比较难的,如果能够做出来,直接通过广告投放就能够打平,这个生意还是很不错,因为即使是投入这个产品研发,也不是那么难。
4.1.2.2 直接流量
直接流量,第一种是直接输入 URL 或者点击收藏夹和插件进去的。英国或美国人本身就有输入 URL 的习惯,不像中国人,我们主要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而互联网的世界都是英文,英文字母本来就是他们的语言,所以很多人直接就输入 google.com 进去了。中国人很多不会输入 google.com ,会输入 Google 或 Apple 再进去。
第二种就是谷歌浏览器判断不出哪里来的流量,都把它归类于直接流量。这里有好几种举例,比如说其他桌面等软件;比如说视频编辑软件、图片编辑软件、文档编辑软件;比如说 App 通讯工具;比如说我在 telegram 或 WhatsApp 里面有链接,点过去其实就相当于直接输入 URL 。
为什么呢?比如说在 adobe 的软件里面,桌面的软件里面点击一个链接直接过去了。对于浏览器来说,它就是直接打开这个 URL 和你直接输入这个 URL 的意思是一样的。他不知道你到底是从 A 页面还是 B 页面过来的,压根没有 A 页面。
B 页面它是两个孤岛,一个是叫 adobe 一个是叫 Chrome 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直接是从 adobe 过去的。 adobe 不是个网站,它是个桌面软件,它在这个桌面的软件过去,就相当于直接输入 URL ,所以它就把这种归类于直接流量。
所以如果是很多桌面软件或者 App 公司,他们的网站 web 端网站有很多的流量,很有可能他们的这些直接流量,都是来源于他们的桌面的软件或者是 App 。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案例,比如说很多 web 3 的工具或者是区块链相关的工具,直接流量都非常高。因为他们很多都是通过社群进行传播的,在 telegram 上面很多链接,点击后就直接到了这个网页。
像这种如果看到流量很高,然后说要做一些 SEO ,对不起,你可能压根就没找对方向,人家压根就没有做 SEO ,主要做的社群。这些链接在社群里面分享,大家都点过去了,导致有很多的流量。
比如说我是个 PDF 作品,我是个免费的或者付费的,我里面有很多的链接链上我的网站,这些流量也是直接流量。当然,这里面的 PDF 是在 adobe 或者是像其他的 PDF 的这种桌面的软件,不是指的 web 端。
第三个是指加了 noreferral 标签的,也会把它归类为直接流量。很多广告跳转的链接会比较多,比如说是很多网盟过来的,这种很多的链接都带了 noreferral 或者是一些弹窗广告。
4.1.2.3 引荐流量
引荐流量,大概的意思是从其他非社交网站点击引流过来的流量。引荐流量如果比较高,有这几种情况:
•主网站的马甲站、子工具站、子品牌站或者是自己收购的站。这些引荐流量比较高的,很有可能就成为他下一个潜在的要收购的站。马甲站就换个壳,颜色不一样,功能都一样;子工具站,以视频编辑为例,它里面有很多小工具,每个小工具做一个子站,那这个子站就一个小功能,全部都引流给主站;子品牌站,就是一个子的品牌。
•多语言站点。就是它的后缀不一样。
•Affiliate 代理商网站。大概意思就是因为很多主品牌网站它会发展自己的代理商业务,如果我们看到它引荐流量比较高,很有可能是他自己的代理商。
•付费做的高质量的高流量软文。
•支付通道的服务采用商。比如说我是 PayPal ,很多人采用我的支付,他要到我网站来支付对不对?它会跳到 paypal.com ,然后后面一个 URL 的后缀。如果我的网站采用了 PayPal 支付的话,最后就会给 PayPal 导流。
这里大家要注意,引荐流量,一般就我们目前 80% 的常规用户而言,要通过软文这种方式是不太现实的。举个例子,比如说 A 引流给 B ,一般来说 10% 顶天了,3-5% 都不错了。假如说一个月给你引流 1 万,原来的页面一个月最少流量得 10 万,一个月 10 万,这种是很少很难得的。
我们可以通过 Top Referral Sites 知道对方的营销策略,知道对方有哪些代理商网站、马甲站和多语言站点。
这个图是免费版本的,我们看一下付费版本的。
这是给 pdffiller.com 这个网站引流的,都是它的 Referral Traffic,就是刚刚那个在线 PDF 编辑的网站。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月的引荐流量,6 月份到 9 月份,引荐了 200 多万流量,分别是哪些网站引流过来?看红色方框,右边这一列还列了很多。然后 traffic share 中间这一列,会发现比如说 https://pdf-editor-online.com 这个网站,它这三个月引流是 393k 等。
一直往下,大家会发现这些网站的 logo 都长一个样,很明显就是这个网站的子工具站,它把很多的子功能都单独地做成一些网站,然后给他的主站导流。
这些子工具站的流量是怎么获得的呢?可能 60% 甚至 80-90% 以上都是来源于广告投放,也就是说主站做了很多的广告投放,子工具站也做广告投放,然后给主站引流,这就是他的一个策略。
SEO 玩家里面应该是属于 top 3 系列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再仔细研究一下。这是一个全生态的产品,既做了 web 端的这种网站在线编辑,也做了客户端、App、浏览器插件,也就是说刚刚我说的这些生态它基本上都有涉及。这是一个全终端的软件,全终端的公司能获得大几千万美金的投资。
我们看另外一个 shopify.com ,可以看到很多都是它多语言站点,引荐流量排名第四的是 https://usefulcharts.com 这个网站,给 Shopify 带来的流量是 77.7k。
为什么他是引荐流量给 Shopify 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网站用的 Shopify 的购物车和支付,然后给他引荐了这么多流量。后面我们还可以看到 Oberlo 这个排名第六的网站,带来流量是 55.9k ,仔细看这就是他的代理商网站。
我们看一下 PayPal 的引荐流量,通过查看 PayPal 或者其他支付通道的 Top Referral Sites,可以知道哪些站点销售比较高,来挖掘商机。
它是个支付通道,它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收钱。谁到 PayPal 的流量最多,肯定谁收钱就越多。假如说把它前 1 万到前 1000 的都导出来,一个个筛一下,看到哪一个比较感兴趣,在能力范围之内就可以做。
这里面排名第一的个电商网站,她一个月的导流量是 21.6M,2000 多万超级高,因为它本身就是个电商平台。下面还有其他很多我们比较熟悉的站点,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里面肯定没有适合大家的,因为都是巨头,只是这个思路可以学习,多看看排名比较靠后的那些。比如说我是做 Shopify 的,我是做工具站的,看一下给 PayPal 导流比较多的其他工具站,说明很赚钱,我也可以考虑一下,这是挖掘商机的一个方式。
4.1.2.4 社交流量
社交流量很简单,就是从某个社交平台过来的。社交流量占比比较高,主要有这三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在 FB 或者其他社交平台做广告做得很多,导致有很多社交流量过来,这里面不太可能是发的这个自然帖子。
比如说我粉丝有 500 万,然后我天天发帖子,想着会有很多的引荐流量或社交流量过来,这种可能性比较低,原因是 Facebook 是要赚钱的,你把它的流量都薅走,那它怎么赚钱呢?你发一条帖子,500 万的粉丝,能有 5% 的人看到就不错了,5% 的人看到,然后又有 5% 的人点击就不错了。
你想一想, 500 万粉丝的大 V 发条帖子能有多少引荐流量,能有多少社交流量?很有限的,基本上都是广告做得非常凶猛,尤其是一些做跨境电商的独立站,他们基本上就是在社交平台做广告,导致有很多的这种社交流量。
第二种就是它本身的工具是基于社交平台的,比如说它自动转发某个 Twitter ,然后尾部夹带一个小尾巴,去到某个开发者的网站。这种基于平台的工具,它可能有很多的社交流量。
第三个是 YouTube ,它的引流效果很不错,而且是可持续的,它本身是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有很多搜索流量,你的视频有很多观看量,下面加了链接,然后这些链接就会成为你的社交流量。
这三种就是社交流量高的,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是有较大的帮助。你算个数,比如说点击率 5% ,引流 1 万,其实你的品牌曝光是有 20 万次。如果是搜索, 20 万次的成本远远大于社交流量。
你展示广告也没有社交,也不一定有这个效果,但成本肯定会高很多。流量要不来自于搜索,要不来自于社交,主要就这两个渠道。如果是要品牌曝光,做社交广告或者是信息流广告有较大的帮助。
举个例子,https://usefulcharts.com 就是 Shopify 引荐流量比较高的,它 social traffic 流量占比 37%,这很高了。
算一笔数,5% 的点击率,曝光要乘以 20 倍,那品牌曝光得多高。他 9 月份 social traffic 流量占比 42%,具体细分一下,94% 来自于 YouTube ,看一下它的频道(直接在 YouTube 里搜 usefulcharts), 有 100 多万的观看,100 多万的订阅者。
前面这些观看量高的一个都是大几百万,这里面给他带来的引荐流量肯定是相当高的。当然,这些引荐流量是归属于社交流量,这就是做 similar web 深度分析所得来的。
我知道他给 Shopify 导流比较多,主要用的 Shopify 的购物车。然后通过分析发现它社交流量来得比较多,又发现来自于 YouTube ,这就完成了整个事件的分析。
内容来源:《直播回放:简单聊聊出海工具,流量和支付的一些事》
4.1.3 跳出率
跳出率,通常跳出指的是在进入网页没有进行任何其他操作就关闭网页的行为,也有把返回上一级作为“跳出”这个定义的另外一个行为。跳出率则是浏览网页的用户中,跳出的占比。高跳出率意味着用户对于浏览的网页不满意、误操作或者不感兴趣。
这里对不同网页的跳出率做了统计,这个案例里面,一个商家页面的跳出率显著高于其他页面,说明这个商家页面可能装修得太差了,也有可能产品太少,具体要点进去这个页面,对比其他页面做分析。一个页面的高跳出率不会影响到其他页面,但是用户确实有可能因为一个页面做得不好而流失。
4.1.4 转化率
用户从进入网站到最后设定的目标占所有进入网站用户的比率,目标不一定是购买什么产品,可以是发表一个帖子或者看了一个视频,还可以是一段时间的用户留存。对于大多数不以直接消费作为主营业务的网站,我们看的都是某组件的点击率或者广告的观看率。
分析面板这里可以看到每个页面的转化情况,其中转化率可以用在这个页面的互动(转化)操作除以这个页面的全部其他非互动性操作,这个案例中的转化率偏小,因为谷歌统计数据的时候会把 sending_request、receive_response 这种事件也统计进去。分析时可以做横向对比,看看哪个页面的转化率相对偏低,也可以针对某个组件单独埋点,用统计数据做分析。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是不是无论我做什么样的网站,我只要流量高,跳出率低,转化率高就可以了呢?其实不一定。海外网站分析和我们其他业务的分析一样,要先确定自己的目标。
工具站的目标可能是促进用户付费,内容站的目标可能是促进用户分享内容,点击广告。对于工具站,我们就需要考核用户的流量来源渠道。
拿我们公司在做的海外餐饮 Saas 来说,用户通常的消费场景是和自己生活的物理区域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在投放广告和做裂变的时候会很关注用户的物理特征。
如果用户来源于我们基于物理位置的投放和裂变分享链接,或者通过已下过单的用户即时沟通工具的传播了解到我们的,基本上都可以进入付费转化的环节,而其他渠道过来的基本上都是看看就走了。匹配渠道和用户标签在这里就显得格外重要,不然更多的流量只会增加我们的投放成本。
城市和地区也可以是用户来源的一个渠道,如果发现自己的链接被不属于那个地区的用户点击了,需要及时找到那几个链接和被这些非目标用户点击的原因,否则推广越猛,浪费的钱越多,不过也有例外。
这个案例中的网站是面向全球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非洲内罗毕的浏览量很多,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做一个交叉分析,看看在那边都是什么样的用户点击了我们的网页,看了什么内容,他们的用户价值怎么样。
对于内容站,重点就要放在用户的分层和留存上面了,因为持续的用户活跃是让用户越来越多,越来越依赖这个内容站、甚至变成自来水自发推荐给其他用户的关键点,考核也从流量来源渠道变成了 DAU、MAU 这些留存指标。
用户留存如果用了谷歌数据统计软件(下面会提到),就可以帮你计算出来,在这个案例里面,如果网站是做内容为主的,第三天 4.2% 的用户留存就显得偏低了,要回到上面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页面跳出率太高。
对于一个全新的内容站,用户的曝光机会基本上都是平等的,而我们对于高度活跃的用户,会检查其他用户对于这些用户所发的内容的浏览量。在这里,单个用户帖子的 PV 越高,这个用户的内容对于其他用户来说可以说是越有价值,那么我们就会对这种类型的用户做激励,鼓励这些用户去为我们的网站增加自然流量。
做好用户分层,自然跳出率会降低,帖子查看的比例(转化率)自然会提升。这个时候对于高转化率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变现了,比如对想看高转化率内容的用户推送合适的嵌入式广告,赚取广告费,类似的这种做法在 Youtube 上面很常见。
只要你没有装 Adguard 插件,一定会看到的 Youtube 千人千面广告,通常用户为了自己喜欢看的 Youtuber,都愿意看点广告。如果这个时候广告还匹配了他们目前的痛点,让他们产生了兴趣和点击,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广告商来投广告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想看自己网站的这些数据要怎么做呢?
出海网页和 APP 都可以通过 Google Analytics(https://analytics.google.com/analytics/) 追踪数据,目前配置功能性埋点除了 Firebase ,还可以用 Google Tag Manager,也叫 GTM(https://tagmanager.google.com/#/home) ,后者的配置相对更容易上手。
Google Analytics(也叫 GA 或 GA3 ,将于 2023 年全面替换成 GA4 )是一个免费软件,还有 Demo 账号可以给我们试用操作。
GTM 可以协助我们用最少的代码去做埋点,部署 GTM 后获取的数据更容易被 GA4 利用和解读。
针对网页本身的埋点,分发埋点后的 URL ,一般会使用 Campaign URL Builder(https://ga-dev-tools.web.app/campaign-url-builder/) 。
针对网页链接最基础的埋点,设置好这样的埋点之后,结合 GTM 可以做最基础的用户数据分析。
如果需要对 Google Analytics 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对接到谷歌的 DataStudio (这几天改了名字叫 LookerStudio )(https://datastudio.google.com/),刚才展示的图片除了来自于 GA ,还有一部分时来自于 Data Studio 。这个服务之前没有对谷歌账号设置是中国的用户开放,但现在似乎可以重设国家并正常使用了,大家有空可以试试。
Looker Studio 有各种各样的模板,从指引使用这个软件到国家地区等的用户分布,基本上都在模板里面可以直接套用,不需要重复造轮子。谷歌出品的一个优点就是,你基本上所有的疑问都可以通过看一遍官方文档解决。
总结一下,衡量网页表现,我们可以看 4 点:
1) 网页的流量,有多少人、看了多少页面;
2) 网页的流量来源,用户是从什么渠道、通过什么方式找到我们的;
3) 网页的跳出率,对应的网页有多少人没有做其他操作就退出了;
4) 网页的转化率,有多少用户在进入网页之后达成了我们设定希望他们做的一个动作。
内容来源:高手分享 -10 月 17 日《海外网站数据分析需要关注的几个点》
暂无评论内容